可是各项工作中,唯独外交这个东西最难大规模培养人才。
原因也是很简单,历史上名臣将相无数,但是外交家也就那么寥寥几个。
从张骞到苏武,傅介子和班超,往后能够算得上外交家的大臣实在是太少了。
甚至对海外事务有所了解的官员都不多。
前明的郑和下西洋,原本建立了一套朝贡体系,但是后面的明廷已经无力维持这种朝贡体系,甚至因为倭国争贡而引起了几十年的倭乱。
东南的外交工作可以说是从零开始,而沈一贯就是这个体系的建立者。
所以众大臣没有人轻视沈一贯这个年轻的行人司主司,因为大都督对沈一贯的评奖是储相之才,也就是能够升任未来宰相的人才。
而且大都督还有意向,要让所有年轻官员中有能力的都派到外国去锻炼一下,很明显这是将外交工作当做升级高级官员的必要锻炼过程了。
沈一贯面对一众大佬,不慌不忙的说道:
“诸位大人,你们问暹罗人和缅国人的性格为何如此不同,那就要说一说暹罗人的由来了。”
“其实暹罗人最早也是从我们中原被挤出去的西南夷,他们自称为泰族,其实就是如今我们西南地区也存在的傣族。”
“无论是泰族还是傣人,他们因为中原的汉文明强盛,被挤压到了东南亚地区,如果打一個比喻的话,这些泰族就像是宋代的时候,被驱赶到中亚的契丹人。”
“当年金国强盛的时候,灭到了辽国,剩余的契丹人进入中亚,很快这些强壮的契丹人带来了逐鹿中原时候学会的文化,他们本身又很具有战斗力,于是被中亚地区的君主们所雇佣,成为附属小国。”
“但是这些契丹人很快就反过来吞并了那些吸纳他们的西域小国,耶律大石建立了西辽,统治了中亚很长一段时间。”
“吸纳这些泰族的,就是高棉帝国。”
“历史上的高棉非常的强盛,泰族学习高棉的制度,又保证了自己作为‘野蛮人’的战斗,在高棉逐渐腐化堕落后,泰族就吸纳了一些高棉帝国的遗产,建立了如今的暹罗。”
众人都是饱读诗书的人,用耶律大石的西辽来举例子,众人立刻就明白了,原来这些暹罗人是在中原这个养蛊场竞争的失败者啊!
这样的例子其实很多,比如安南就是这样的,明明国土不算大,而且内部还经常分裂,但是经常镇压着东南亚喘不动气来。
如今中亚有兴盛之势的莫卧儿帝国,统治者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后代,无论是突厥人还是蒙古人,都是中原绞肉场竞争失败的流放者。
莫卧儿帝国的军事制度猛安谋克制度,也是从中原的宋朝时期的金国契丹人创立,又被突厥人学去传到了中亚,成为了莫卧儿帝国的基本军事制度。
沈一贯又说道:
“暹罗是一个非常识时务的国家。”
“在高棉强盛的时候,他们给高棉提供士兵和粮食,换取高棉的庇护。”
“西边的天竺一旦强盛,他们也会立刻前去朝贡,请求这些天竺王公赐婚。”
“甚至他们对死对头缅国也低过头,做过称臣纳贡的事情,对安南也是同样如此。”
“当年前明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暹罗也是最早臣服朝贡的国家之一。”
“属下看来,这应该是泰族民族性的问题,泰族善于在夹缝中生存,懂得如何对待强国。”
这时候申时行皱眉说道:
“暹罗如此的灵活,和暹罗相邻的缅国为什么这么好战?”
众人看向沈一贯,《民族决定论》,这是沈一贯近日来总结自己在外的经验,写出了一本描绘各国各族民族性格的书。
显然申时行是读过这本书,所以才向沈一贯发问的。
东南亚四个主要国家,安南已经成为东南外省,高棉率先臣服,甚至连自己未来国主的册立权力都让给了东南。
暹罗也第一时间派出使者,态度非常恭顺。
唯独缅国。
先是收留在西南作乱的麓川政权余孽,还不断在西南地区煽风点火。
缅国人还挑衅安南,趁着安南内乱侵占了安南不少领土。
对高棉也是非常的逼迫,掳走了高棉王室的男丁,想要册立高棉国主来控制高棉。
和暹罗人也是不对付,两国经常爆发战争。
缅国就是经常四面开战,内部也是争斗不休,缅族和内部其他民族经常互相仇杀,可以说是好战到了极点。
众人都微微点头,如果用民族决定论,怎么解释相邻的暹罗和缅国,在对外政策如此巨大的差异?
沈一贯不慌不忙的说道:
“正是因为民族决定论,所以两国才如此不同。”
“之前说了,暹罗人是从西南迁出去的泰族,缅国也同样是中原竞争的淘汰者,但是他们是从藏地南迁的缅人。”
“暹罗和缅国相近,但是他们的语言和文字完全不同,文化上差异也极大。”
“实际上,暹罗人和缅国境内的掸人才是同族,他们其实都是泰族人。”
“缅国的语言更接近于汉藏语言,和暹罗人是不同的语系。”
“文化上,泰人在东南亚分布更广,他们积极吸收高棉文化,也和高棉文化融合,东南亚说暹罗语的民族很多。”
“缅国则死守自己的语言,不愿意吸收融合,所以总是用征服者的态度来对待周围的国家,从不吸纳别人的文明。”
“结果就是缅国周围都是敌人,必须要穷兵黩武缅族才能兴盛,国内主体民族又自卑又自傲,经常怀疑内部其他民族要造反,连当年合作的掸族都要屠杀。”
“而暹罗则是身段灵活,对于强国不吝啬投降,也很少因为利益之外的原因,和其他国家开战。”
徐渭连连点头,他问道:
“说了这么多,沈行人建议如何对待暹罗使者?”
第641章 自由通航和门户开放
沈一贯淡定的看着周围,问道:
“要如何对待暹罗,那就是我们东南未来的外交国策了,不知道大都督和诸位大人,是想要行王道还是行霸道?“
众人皱眉,大家都是经历过旧儒学和新学交替的时代的,无论是大明还是东南的读书人,小时候都是经历过儒学教育的。
如果是以前,大家自然会毫不犹豫的说“行王道”了,王道就是儒学体系的基础,儒学中颂扬的君王品德就是所谓的“王道”。
徐渭问道:
“霸道如何?王道又如何?”
沈一贯说道:
“行霸道,那就是和那些欧陆的人一样,占领土地,用货物和商品倾销这些地方,将当地百姓赶进矿山和种植园,让他们不断的为东南的工业品提供原料和市场。”
众人皱眉,其实这种事情已经在发生了。
在南洋的一些小地方,一些下南洋的华人,甚至一些东南本地的商贾,通过雇佣海盗或者雇佣军,在南洋攻破一些小的土邦。
他们组成各种南洋殖拓团,将这些土邦人抓进种植园中,奴役他们种植甘蔗、香蕉等一系列的热带经济作物。
名字叫做殖拓团,实际上就是武装掠夺的事情。
虽然也儒生在报纸上谴责这种殖拓,但是这些商人在海外的行为,确实没有违反东南的律法,只要他们不拐卖奴役汉人就行。
而在安南,也有不少甘蔗种植园主因为生产效率不够,从其他地方购买这种奴隶。
这就是沈一贯说的霸道?
似乎还真的是如此。
徐渭问道:
“王道呢?”
沈一贯说道:
“王道并不是放弃海外,也不是和明廷那种派遣人索要奇珍异宝,确立毫无价值的朝贡贸易。”
沈一贯说道:
“卑职认为,要行王道,需要明确海外三个方阵。”
“海洋自由通航、门户开放、民族自决。”
众人抬起头看向沈一贯,这三项政策听起来都有些抽象,而且好像都和贸易有关,这和王道有什么关系?
沈一贯说道:
“首先是海洋自由通航,我们东南的海外收入越来越高,贸易已经是越来越重要的财政支柱了,国内从事贸易的商人很多,而从事贸易最重要的是什么?自然是贸易路线的安全。”
“大都督在南洋剿灭海盗,为的就是保障南洋贸易通畅,只有海洋安全了,才能保障自由通航。”
“日后,属下说日后,若是有的国家要切断航线,影响我们东南对外的贸易,那应当如何?”
众人立刻思考起来,自由通航似乎,还真的很重要。
沈一贯说道:
“这里我提出一个概念,国家都有管辖的土地,这其中也包含海洋,但是如果不是为了领土安全而封锁商船的行为,就是破坏自由通航,这就是对我们王道秩序的挑战,就是应该立刻出兵征讨的。”
虽然说的是王道,但是沈一贯杀气腾腾。
刚刚修完了苏北灌溉总渠的胡宗宪返回南京,他虽然是工部大臣,但是很少参加内阁的会议。
听到沈一贯说完,胡宗宪问道:
“海域自由通航,那河道呢?”
胡宗宪指着内阁后面的寰宇全图,这是苏泽下令专门绘制的精密地图,包含了中原地区和如今东南统治的区域,包含了安南朝鲜等地区。
而东南没有勘探的地区,则是搜集其他国家的地图汇编而成。
胡宗宪指着湄公河说道:“此河名为湄公河,贯穿了整个南亚半岛,流经了暹罗、高棉、缅国等多个国家,也是水上货运枢纽,若是有人截断此河,阻断我们东南商贸,又要如何?”
沈一贯笑着说道:“胡公高见,是卑职思虑不周!通航不分内河和外海,皆是如此,若是要成为我东南的藩属国,都必须要接受自由通航的!”
胡宗宪不再说话,沈一贯继续说道:
“门户开放,就是商贸限制问题了。”
“欧陆诸国,希望设立关税,对部分产品限制进口,鼓励部分商品出口。”
“这对于我们东南贸易自然是不利的,我们需要的是公平贸易,自由贸易,行王道就是要带领所有的国家都开放门户,不可以锁国自守。”
众人纷纷点头,其实这一点也是目前东南坚持的。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639节
同类推荐:
梵行、
穿书之欲欲仙途(NP)、
女配她只想上床(快穿)、
顶级暴徒、
碎玉成欢(np)、
快穿之渣女翻车纪事[H]、
[快穿]与魔女的交易、
(快穿)插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