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即便如此,也有不少官员认为船厂应该建在长江中下游,而不是选择到淮河去。但再多争议,也没有影响清江造船厂的兴建,毕竟说话是他们的权利,拍板是朱允炆的权利……
第七百二十二章 船厂三大弊病
孙锐在一旁引着朱允炆等人巡查,平和地说:“清江造船厂位于淮河,淮河居天下之中,北达河泗,南通长江,西接汝蔡,东近沧溟,乃江淮之要津,漕渠之喉吻。在这里建造船厂,是关联南北西东,万世之长计。”
朱允炆哈哈大笑,对茹瑺、夏元吉、杨士奇道:“这清江船厂竟还有能发出如此高论的人。”
茹瑺也有些意外,不由仔细看了看孙锐,问:“你可考取过功名?”
孙锐尴尬一笑:“我是洪武二十七年的举人,几次会试都没中式,去吏部报备后便居家等待,直至两年前被吏部分至清江船厂,做了副提举,主管这一座小船厂。”
杨士奇对孙锐有些满意,对朱允炆说:“他虽未中进士,却颇有见识,是个可塑之才。”
朱允炆看着孙锐,认真地说:“你来说说着清江船厂的问题,至少说出三点。”
孙锐微微一愣,自己可是清江船厂的人,这没经过提举司、帮工指挥厅、都水司点头,擅自说船厂的不好,一旦传入他们耳中,怕又要回家待业了。
“不会害你,好好说就是。”
夏元吉见孙锐有些紧张与抵触,便在一旁劝道。
孙锐左右看了看,匠人虽然在十步开外,依旧压低声音,决然地说:“我身为副提举,这种事实在不应该说。但你们是安全局的人,可以上达天听。若真的可以转知圣上,我虽有罪也问心无愧。”
朱允炆赞赏地点了点头,说:“你大可放心了讲。”
孙锐叹了一口气:“清江造船厂如此之大,若说没有问题,着实不可能。在这两年中,我看着船厂不断壮大,但其问题也日渐明显,若不能革除,船厂必不能久。”
“哦,说说。”
朱允炆饶有兴趣。
孙锐严肃地说:“就说匠人问题,眼下清江船厂匠人一千七百余人,住坐匠只有一千人,轮班匠多达七百余。朝廷规定的是两年一轮,可眼下船厂初创,刚刚起步,正是紧要关头,一旦轮换,多少事要从头准备,这不是耽误事吗?可朝廷规矩又在那摆着,若轮班匠想要回家,又无法拦着……”
朱允炆紧锁眉头,这倒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也是朝廷疏忽的问题。
轮班匠是从地方上征调而来,干两年长工就回家,现在要到两年期,他们要回家了,那原本他们负责的工作只能交给其他地方送来的轮班匠来接手,可对接工作是需要时间的,技术交底也是需要时间的,队伍磨合、配合,都需要重新来。
孙锐发愁于匠人的去离,好不容易熟悉的匠人,彼此配合默契了,这要走了真的会耽误不少事,见朱允炆等人听得仔细,便继续说:“匠人的事,虽然无奈,耗点时间总好解决。可造船的问题,就太难解决了。”
朱允炆眯着眼看着孙锐:“造船的问题?造船还有难度不成?”
大明宝船都造出来了,河船算什么?技术上不应该存在困难才是。
果然,孙锐所说的并非是技术问题,而是人的问题:“造河船算不得难,只不过帮工指挥厅与都水司两头说话,船厂两边听,造条船争议不止,船厂也拿不准到底该制造什么制式的船。”
夏元吉不解,看了看远处的船坞:“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孙锐叹息:“帮工指挥厅帮工认为清江造船厂应该打造大型漕船,至少可以装载两千石粮食,甚至想要打造三千石粮食的漕船。而都水司则认为清江造船厂应先行打造四百石的大黄船与装载一百至二百石的小黄船。都水司与帮工指挥厅两者意见不同,时不时会波及到船厂,一些已经铺设好龙骨的船,也被拆了。”
“岂有此理!”
朱允炆愤怒了,好好的船怎么能因为这点争议而拆了?都水司与帮工指挥厅都是干什么吃的?
孙锐当时的心情与朱允炆一样,简直是岂有此理,但又能如何?
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副提举,提举司里面都不起眼,在都水司里面根本说不上话。
至于帮工指挥厅,人家直接与都水司对着干,你又没有半点办法,毕竟他们的职责是督造、监察,他们说船不合适,那就是不合适,说让拆,你不拆都难。
杨士奇对发怒的朱允炆说:“如此看,这船厂还是不应该设置两个管事人,应该安排一职来作统筹。”
夏元吉附和:“都水司隶属于工部,帮工指挥厅隶属于兵部,又是平级,意见相同时尚还还说,若意见相左,难免会出现争权,内耗,是应该安排更高一级官员来作统筹。”
朱允炆深深吐了一口气,强压怒火,自己辛辛苦苦,耗费了多少心思,抵住了多少官员的言论,为的就是早点建好清江船厂,他们倒好,自己先内斗起来了!
“其实,在这件事中都水司与帮工指挥厅都没错。”
孙锐说了句公道话。
朱允炆有些好奇地看着孙锐,开口:“为何说没错?”
孙锐认真地解释:“帮工指挥厅想要大型漕船,这对于宽阔河道,诸如长江与运河较宽处而言,是合适的,也是稳妥的,至少送粮到淮安不成问题。从这里看,帮工指挥厅帮工考虑的是当下之利,当下所需。”
“可自淮安向北,运河有些路段并不宽阔,水深也不足,大型漕船很难行运,过闸座都困难,若是货物过多,还可能会搁浅。加上会通河疏浚正在进行,待京杭大运河再开,粮食必然北上,此时继续使用大型漕船就不合适了,只能使用大黄船、小黄船。都水司一力主张打造大、小黄船,考虑的是未来漕运之利。”
杨士奇称赞:“此人倒是有趣,说了个明白,还两不得罪。”
茹瑺也感叹:“一是眼下之利,一是未来之利,看似都有些道理啊。”
朱允炆摆了摆手,严肃地说:“岂能为眼下之利而牺牲未来之利?清江造船厂就这么多匠人,即便是现在全力营造大小黄船,也不可能在一年内支撑起向北漕运。”
漕运不兴盛,向北就无法打造大型粮草,没有充沛的粮食供应,后续怎么征调民力建造紫禁城?
朱允炆看了看船坞,里面搭建的正是大型漕船,这种船根本去不了北面,暗暗叹息,然后问:“除了这两件事外,可还有其他问题?”
孙锐点了点头,说:“还有一件大事,事关卫所。”
“卫所?”
朱允炆目光变得凌厉起来,造船厂怎么和卫所关联在一起了?
孙锐有些惊讶,感觉对方的气势很强,心神不安地说:“清江造船厂设置了四个大厂,而在每个大厂之下,还设置了一定分船厂。不同船厂制造出船只之后,有些船只没隔几日就不见了。”
“不见了?”
朱允炆皱眉。
很明显,孙锐说的不见了,不是船沉了,而是被人开走了,联系到之前的话可以肯定,是被卫所的人拿走用了。
孙锐继续说:“卫所将校为了借助河流之便,会借用船厂的船只,只不过一旦借出,他们就不会再归还。一年前的河船有三十二条,出借不知所踪的就有二十条,今年六十二条船,也有一半被不明身份的人拿走,据但可以肯定,不是卫所便是地方官员。”
朱允炆抬手扶了扶额头,南京的龙江船厂以前就出过这么一档子事,也就是前水师总兵陈瑄贪腐一案,但之后再无此类问题,是因为龙江船厂近乎被内廷直接管理,朱允炆又时常过问,没人敢在陈瑄风干的脑袋下面伸手。
可清江造船厂距离南京有些远,朱允炆就算是问两句,也跑不过来,自然有人想伸手过来,只要开着船到苏杭等地装上粮食运到淮安,这就有得赚,还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也怪不得人家伸手。还有这里毕竟是两淮盐场,商人手里的新船,很可能就是卫所或官府偷偷租赁出去的。
地方上捞钱的渠道还真的是太多太多,让人防不胜防。
夏元吉有些同情徐辉祖了,他和朱棣可是去了卫所盘查问题,如果朱允炆回去时徐辉祖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很可能会挨一顿训斥。
茹瑺安静地听完孙锐的话,对朱允炆说:“看来需要好好查查了。”
朱允炆微微点头,严肃地说:“船只离开船厂,没有人发话是不可能的,到底是帮工指挥厅放行的,还是都水司放行的,需要调查清楚。谁开走了船,给谁带来了利,也需要查清楚!给你们两日时间,能查清楚吗?”
刘长阁看着朱允炆的目光,连连点头:“没问题,只不过可能需要抓一些人。”
朱允炆冷笑一声:“抓吧,不要怕冤枉。”
刘长阁嘴角一动,就喜欢这种旨意。
茹瑺与夏元吉多少有些不安,按理说这种事需要刑部勘察,大理寺或都察院介入,可朱允炆现在十分信任与依赖安全局,导致安全局屡屡冲破最初的禁锢。
可考虑到朱允炆停留时间有限,让安全局从速办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若真的让三法司来办,估计要拖到建文五年去……
第七百二十三章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清江船厂,提举司。
提举杨坎正在眯着眼,嗅着茶香,这可是虎丘茶,大明皇帝与权贵才能享受到的极品茶。
“杨同乡,这份礼物可还满意?”
声音略有沙哑,却低沉有力。
杨坎品了一口,鼻息中透着满足的哼声,在回味过喉间甘香后,方睁开眼,对白发间黑发的杨朝说:“好茶!这份大礼我收下了。”
杨朝微微一笑,脸上的皱纹堆了出来,从怀中掏出一份纸张:“赵知县在北平置办了一处宅院,这是地契,上面应该是缺了点什么,还请提举帮忙看一看。”
杨坎伸手接过地契,扫了一眼,上面内容与民间买卖地契无异,只是差别在于这份地契已经盖好了衙门印信,也有见证人手印,只不过,买家一栏的名字是空着的。
当然,这空的位置填起来也简单,只消动动笔。
杨坎笑了,看着自己的同乡杨朝,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你还是如此会办事,赵知县有你这个师爷,平步青云指日可待啊。”
“哪里,全赖提举提携。”
杨朝不敢自大,谦虚地说。
杨坎笑着将地契塞入袖子里,严肃地说:“我们都是宛平人,看在同乡的份上,这件事我答应了。只不过眼下皇上北巡,现已到了淮安城,这段时间是断然无法出船的。”
杨朝面露难色。
杨坎见此,便主动说:“不过你可以告诉赵知县,请他放心。我已经差人打探过了,皇上此行是去凤阳谒陵,待谒陵之后就会返回京师,耽误不了多久。”
杨朝想了想,确实不适合在皇上留在淮安或凤阳的时候办这种事,风险毕竟有些大,便起身说:“既如此,那就谢过提举。”
“我们之间还需客气?”
杨坎笑呵呵地端起茶碗。
杨朝见状准备告辞,便在此时,门外传出了声音:“你们是谁,知不知道这是提举司,也敢擅闯?来人啊!”
杨坎紧锁眉头,一拍桌案站了起来,自己会客期间竟还有人胡来,太不给自己面子了。
“你且避一避,我去看看。”
杨坎见杨朝躲至屏风后,这才开门,看着自己的人被打倒在地,一个中年人手里拿着个棍子,笑呵呵地看着自己。
“你是何人,敢擅闯提举司?!”
杨坎厉声呵斥。
汤不平丢下棍子,从怀里掏出了安全局的旗牌,随手一丢。
杨坎伸手接住,低头一看,只见“安全局-镇抚”五个字,顿时脸色苍白,双腿有些哆嗦,连忙将旗牌躬身送还:“不知镇抚前来,有失远迎。”
汤不平收回旗牌,信步走入房中,见左侧桌子上还有一碗茶,上前伸手触砰了下,还是热的,不由看向屏风,沉声道:“出来吧,安全局面前藏不住人。”
杨朝冷汗直冒,心思急转,走出屏风,刚想说话,杨坎先一步抢了去:“杨兄,家里的消息我已经知道了,你且先回家照顾好三伯。”
杨朝面露悲伤:“那我先走了,改日再会。”
杨坎见汤不平想要说话,连忙说:“家里亲戚,这不是过来要点钱治病,呵呵。”
汤不平看着杨朝离开,并没有任何阻拦,反而是大声喊道:“让提举司所有官员都过来吧,安全局要查账,船只账账,钱财账账,材料账账,匠人账账……一应所有账册都需严查,但有对不上的,定不轻饶,说不得还会封了船厂一一查对。快点,不要耽误安全局办事。”
没走多远的杨朝听闻此话,脸色很是难看,皇上虽然人在淮安,却不忘查下清江船厂,也真是,好好的谒陵,去看你太爷爷就是了,看什么账册,真是闲着没事找事。
留不得了,鬼知道杨坎账做得是不是天衣无缝,若是被安全局抓住把柄封了船厂,那想走都走不掉了。
第606节
同类推荐:
梵行、
穿书之欲欲仙途(NP)、
女配她只想上床(快穿)、
顶级暴徒、
碎玉成欢(np)、
快穿之渣女翻车纪事[H]、
[快穿]与魔女的交易、
(快穿)插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