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义动人,才能聚集起真正的英雄豪杰。
以利聚人者,利消而人去。
以义动人者,义不死则人不散。
赵宁在面对宋治的出招时,想到的,不是仗着自己在郓州军的威望,对郓州军的控制力,强行抗拒对方的决定。
也不是安排、鼓动麾下将校作乱,再借此机会让将士们联名上表,说军中将校自己不愿离开,军中将士抵触朝廷飞鸟尽良弓藏的行为,心生怨忿。
相反,他尊重朝廷的权力,没有任何有失臣节的言行,只是站在国战大局的立场上,劝朝廷保存郓州军的完整战力,同时号召将士们继续为国团结奋战。
而在台面下跟宋治的交换,他效仿霍去病的话,也拿出了让对方可以跟天下人交代的理由,可谓是面面俱到。
———
ps:有关错别字的问题,这个其实我更新之前是有检查的,以往也没出过太多问题,可能是眼睛不如往常好了的原因,之后或许会去配个眼镜,另外再检查的时候也会仔细些。
ps2:暂时不会建群,建了群没多少人加没什么人聊天反而尴尬。
ps3:年前应该没有加更了,年后一定会有。
ps4: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厚爱。
第四七六章 中原战毕
金陵。
看完手里的折子,宋治深吸一口气闭上眼,却仍是无法掩盖脸上的愤苦。
他怎么都没想到,赵宁竟然可以放着到手的王爵不要。
那可是大齐的第一个异姓王!
这份胸襟,如此气度,若是换个位置,宋治潜意识里都觉得自己比不了,故而免不得又惊又怒,一时无法接受。
良久,他暗自呢喃:“北胡未灭,何以为王......北胡未灭,何以为王......赵宁啊赵宁,你是真的赤胆忠心到了极致,还是心机深沉到了极处?”
赵宁对他有没有很大的忠心,宋治不敢打包票,但要说赵宁对大齐的江山社稷,对九州这片土地上的百姓,那绝对是有一片赤诚。
若非如此,赵宁在国战中就不可能如此卖力,更不可能单人独骑在孝文山血战到最后一刻,险些把性命丢在那里。
无论赵宁到底是什么心思,有着怎样的打算,宋治眼下都不能无视赵宁的要求。
赵宁说得没错,大齐还没到胜券在握的时候,北胡三路大军:蒙哥、察拉罕与博尔术,现在大齐只是败了其中之一。
况且,眼下河北地还有不少驻军、绿营军。
要想打赢这场国战,需要郓州军继续发挥作用。若是赵宁被王爵诱惑,甘愿让出兵权也就算了,他连王爵都可以不要,铁了心要继续统带郓州军,宋治暂时还真不能跟赵宁撕破脸皮。
事情真要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出了内乱,遭殃的是他这个皇帝的国体。
宋治闭上双眼,痛苦悄然爬满眉梢。
想他堂堂帝王,竟然在一个臣子面前束手束脚,遇事有这么多无奈,真是让人悲愤莫名,恨不得手刃千万人。
但这又能怪谁?若非有这场国战,要不是大齐王师被北胡大军打得找不着北,眼下皇朝离不开赵宁、赵氏,他何须对赵宁忍让?
倘若这还是国战之前,以他继承历代先帝基础,一手创造出来的大势,莫说区区赵宁小小赵氏,天下那么多世家大族,谁不是鱼肉一样任由他宰割?
“草诏,赵宁携功自重,不遵圣命,不听调遣,臣节有失,暂止封王之事,念时局艰难,暂令其仍领原职原军,以观后效!”
说完这些,宋治心情稍缓。
赵宁想要在郓州建立藩镇,担任节度使,他当然不能同意。
既然赵宁口口声声国战大局,那就让他继续担任汴梁北面行营大总管,这样既没有过于威逼对方,又能在国战结束时,顺理成章的让对方交卸兵权。
至于赵宁口中因为战争大局,所以不能调走郓州军将校、削弱郓州军战力的考量,宋治自然不能认同,免得对方的大义之名再度远扬。
他必须给对方安个罪名。
“给贵妃传令,让她亲率各部加紧作战,务必早日将中原的北胡大军尽数歼灭,待她凯旋之日,朕会亲自为她庆功!”
......
燕平。
萧燕看着堂中的木合华默不作声。
这不是她第一次见对方,但她脸上的痛苦依然浓厚。
堪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左贤王,战功赫赫的一代名将,天元可汗的左膀右臂,在兖州战败了不说,自己还身死道陨,这对王庭是莫大打击,更是莫大损失。
想起曾经并肩作战的岁月,想起小时候对方对自己的照顾与关爱,想起在草原上的欢声笑语,萧燕禁不住悲从中来。
而随着博尔术战没,麾下精锐力量被歼,黄河之南的战局,已经无可挽回,国战至今,天元王庭不是头一次有败绩,但这回不同,那是战略大势上的失手!
影响深远。
“中原大军已无逆转战局、守住城池的能力,撤军吧,让能撤回来的,可以突围杀出来的,立即退到黄河各个渡口,我会派人接应。”
良久,萧燕做出了决断。
她说这些话的时候,近乎是一字一句,仿佛每个字都重达千钧,压得她喘不过气,又仿佛每个字都是一根箭,刺得她的心千疮百孔。
“公主殿下......”牙关都要咬碎的木合华五官扭曲。
萧燕不容置疑道:“齐朝攻占中原后,势必积蓄力量,再攻河北地。中原已经守不住了,河北地绝对不容再有差池,调集大军撤回,加固黄河防线,势在必行!”
木合华无法再开口。
他有心带着援军杀回去,给博尔术报仇,但身为谋士,其实他也清楚,河北地眼下根本没有强力援军。
暂时放弃中原是唯一选择。
时势如此,天元王庭只能接受在中原的失败。
“敢问公主殿下,大汗......大汗何时能够回归?”
末了,木合华抬头盯着萧燕问。
接触到木合华的眼神,萧燕心中的痛苦陡然加重了一倍,那是饱含愤怒与悲凉,充满希翼又暗藏忐忑,还有几分委屈几分哀怨的眼神。
复杂的目光,正如复杂的局势。
萧燕不知该如何回答。
她也不知道,元木真何时会回来。
半响,她收敛思绪,坚定而庄重地道:
“大汗不会抛弃他的雄图霸业,也不会坐视他的子民平白战死,你我应该明白,大汗归来之日,那便是光明重新洒遍大地之时!”
......
乾符十六年的中原大战,开始于秋七月,结束于冬十一月,过程并不算长。
最终的结果是,齐军克复了所有城池,算上兖州之役,总共杀伤敌军十多万,只有不到十万北胡将士撤回了河北。
但如果从乾符十三年,博尔术进犯西河城、杨柳城开始算起,这场陆陆续续的大战便持续了三年。
三年以来,大齐死伤将士、青壮数十万,百姓罹难者不计其数。
在赵宁率部退回郓州后,中原大战主要由汴梁军与赵玉洁调动的兵马进行,前者克复了滑州、郑州等地,但绝大部分州县,还是由赵玉洁指挥的藩镇军收复。
双方军力有天壤之别,这个结果理所应当,汴梁军能够克复滑、郑二州,已经是非常难得。
中原全境光复后,宋治并没有立即回汴梁,而是继续呆在金陵,朝廷也没有搬到汴梁去的意思。
此举让很多人心生困惑,但在有心人眼里,这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深究起来,原因其实只有一个。
准确地说,是因为一个人。
天元可汗——元木真!
天人境的元木真没有露面,没有再度被击败,宋治便不敢回汴梁,免得重蹈覆辙,皇威大损。
元木真一日不露面,一日不被确定再无威胁京师的能力,宋治便一日不会回汴梁——除非是北胡大军彻底战败,退回长城以北。
倒是中原大战结束,赵玉洁凯旋之时,数百文武官员,带着排出去十几里的仪仗队伍,浩浩荡荡出迎了整整六十里。后来,连宋治都亲至金陵城门相迎。
那一日,金陵城万人空巷,赵玉洁名动四方。
......
黄河之南无战事,各地都太平下来,不复兵荒马乱,赵宁给郓州军放了假,让将士们轮番休沐回家省亲,他自己也回了晋阳。
“自两军呈僵持对峙之势以来,察拉罕的攻势愈发疲软,今年休整了大半年,初秋之时接到探报,对方在准备新一轮的大攻势。
“这老贼意欲一举夺下寿阳,攻入晋中平原,断我粮仓,且兵围晋阳城。
“没料想,察拉罕的兵马还未调动就位,你已经攻下兖州,阵斩了博尔术,而后萧燕又下令在中原的北胡大军回撤,察拉罕的这一轮攻势便没了踪影。
“赵公子,你还是厉害得很呐!”
说话的是便装在身的杨佳妮,说是便装,也不是貂裘长裙的女子装束,而是干净利落的锦衣男装,活脱脱一个油头粉面的俏公子。
说话的时候,杨佳妮依然在喝酒,只不过这回两人不在饭桌前,而是在登山出游的小径上,酒壶也相应换成了酒囊。
不管是酒壶还是酒囊,美酒对杨大将军而言,好似就跟蜜水琼浆没啥区别,寻常喝来解渴而已,反正她是千杯不醉,似乎也没什么不妥。
大雪初歇,光秃秃的群山银装素裹,正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之景,别有一番意趣。修为高强的人不惧寒风,可以站在视野开阔的山脊风口肆意纵览美景。
杨大将军在称赞过赵宁后,一手抓着酒囊,望着群山盆地,另一手来回挥动,高兴地临场赋诗:“好山,好雪,好风光!好,真好!”
赵宁不是酒桶饭缸,当然没有杨佳妮那种拿酒当水喝,对着山景喷酒气,还乐在其中怡的体验。
只不过远处的山峦银白一片,面前的女人双颊绯红,雪野静若处子女人热气如兰,倒是的确相映成趣,颇有些动人。
忽地,站在十丈高崖前的杨大将军转过头,猫眼一般的明澈双眸没来由地瞪着赵宁,气势汹汹的质问道:
“当初赵玉洁初掌兵权时,你说她高兴不了几天,如今三年过去了,她一直手握雄兵不说,还克复了大半个中原,建立了赫赫战功,你怎么说?”
赵宁耸耸肩:“谁能想到博尔术那么不经事,竟然没能让赵玉洁铩羽而归,我还想等她顶不住的时候,再让大姐过去接替帅位呢。”
杨佳妮长长的哦了一声,“如此说来,你是没算到喽?”
赵宁摊开手,心胸坦荡:“我又不是神,怎么可能事事都料得准?”
杨佳妮神秘一笑,“这么说来,接下来的事你也算不到?”
“什么......”赵宁正想问一句什么事,杨大将军已是双掌击出,迅捷突兀,前者猝不及防,被双掌按在胸口,直接推出了悬崖!
第一氏族 第422节
同类推荐:
禁忌之花(百合、人和妖、1对1)、
假拉洋片(兄妹骨科)、
快穿之睡了反派以后(H)、
《地主家的娇媳妇》高H1v1、
人类消失之后(nph人外)、
恶役千金屡败屡战、
麝香之梦(NPH)、
秉烛夜照【1V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