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太子脚步轻松的离去后,依然静坐凉亭的石溪道人望着他那挺拔的,稍显清瘦的背影,不由的回忆起来,上次如诱大师和他辞行的时候,谆谆叮嘱的话。
“石溪老友,吾等虽然入了佛门,可还是大清国的子民,每天承受大清老百姓的香火供奉。”
“这大清国不需要一位世外异人,也不需要一位活佛,真人。大清的老百姓,需要一位落入世俗,融入大清,让他们衣食无忧,安居乐业的太子殿下。”
石溪道人心想,太子殿下心甘情愿的娶妻生子,维持着他和当今皇上之间的亲情和默契,算是彻底的落入世俗,融入大清了吧?他这,也算是完成了友人的托付了?
可是他还是感到有那点一点儿伤感和希翼。
希望这位一直给他惊喜的太子殿下,能给他一个不一样的答案。这世上,是不是只有大自然的山山水水,才能保持他们永远的灵性和自由?
晚膳后,胤礽到慈宁宫和慈仁宫请安,得到了两位长辈的同意后,给还在议事的康熙皇帝留了句话,自己就带着几队人马,直奔西山而去。
他今儿个不光要抓到两只活大雁,还要去做个提前安排,明天若是天好的话,就带乌库玛麽,皇祖母,和弟弟们,来西山游玩。
西山的密林里,鸟兽繁多,人迹罕至,只有少数的几条强势的阳光,穿透了层层叠叠的树叶枝丫的封锁,洒在地上这些叫不出来名字的野草野花上面。
胤礽没有理会不远处围着他的侍卫们,自顾自的在这个老林子转悠。
这些年下来,他已经非常的习惯,每天二十四小时都被这些侍卫,暗卫,宫人包围跟随的日子。不若初到大清的时候,那样的手足无措,怎么着都觉得没有个人隐私,人身自由。
放空自己的思维,收敛所有的气息,胤礽把自己变成一颗树一样的状态,精神力打开,专心极目搜索。
不时的从他脚边跑过去的野兔松鼠;在他头上飞过还轻轻啄了他脑袋一口的鸟雀;还有从他腿上胳膊上滑行过的土蟒,统统都不作理会。半个小时后,终于叫胤礽发现了前面一片小水池边,北飞途中经过此处,在喝水休息的雁群。
精神力慢慢的凝结成一张大网,对着最边上两只雌雄大雁罩下,慢慢的收缩,困住它们可以飞走的翅膀,与可以鸣叫的嘴巴后,胤礽一个飞身,来到跟前,一只手抓住一只雁子的翅膀,又无声无息的飞离此处。
整个过程,简单快速,没有惊动雁群,也没有惊动其他任何的飞鸟走兽游鱼。
不远处跟着的不了解内情的侍卫们,已经习惯面对,他们太子殿下每次表现出来的动植物亲和力,可还是被这半个小时内见到的情景,惊吓的冒了一身冷汗。虽然他们也看出来了那条蛇是无毒无害的土蟒。
当然,现在他们只想再次的感叹一声,太子殿下的敛息术和轻功已经大成,臻于化境。随机又想到太子殿下这一身功力的来历,侍卫们忍不住的又是一声叹息。
胤礽当然感受到了这些侍卫们各种忽高忽低,起起伏伏,欢脱不定的情绪,不过还是那句话,他已经习惯了,也就随他们闹腾去。
一个侍卫跳了出来,取下他背后的框笼递了上来,胤礽把这对有点儿懵懵懂懂的大雁放进去,关好笼子,就撤了它们身上的精神力束缚,改用尽量柔和温柔的气息安抚。
两只形状好似家鹅,淡淡灰褐色的羽毛上还带有斑纹的雌雄大雁,瞬间把胤礽当做是他们的“族鸟长辈”,对他很是温顺服帖,在笼子里用绿豆小眼儿好奇的打量周围。
古华夏的大雁又被称为野鹅,雁群是有一个家庭或者几个家庭的聚合体,团结和睦,飞行的时候,有老雁子领导,长幼有序,行列整齐的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人们习惯的把生活中类似的形状,称之为“雁字”,“雁阵”。
大雁们的性子都非常热情。它们一边飞行,一边不停地发出“伊呵,伊呵”的叫声,鼓励着队伍后面落后的同伴。又因为它们飞行速度非常的快,而且路线笔直,人们有了“鸿雁传书”等说法儿。
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过冬。南边可到缅甸,南沙群岛等地,北边最北是西伯利亚,是大雁们的老家,也是他们产蛋的地方。
《仪礼》中说“婚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种礼节里面,除了纳征的时候用的是一对鹿皮以外,其余五礼都需要用到大雁。
《白虎通·嫁娶篇》又谓:“用雁者,取其随时南飞,不失其节,明不夺女子之时也,又取飞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逾越也。”
周公礼定天下后,又由于儒家文化的盛行,大雁除了作为“不违民时,信守不渝”和“长幼有序,家庭和睦”这两个意义以外,还有了一个关于三从四德中“妇从之德”的说法儿。
“顺阴阳往来者,雁,木落南翔,冰泮北徂。夫为阳,妇为阴,今用雁者,亦取妇人从夫之义。” 这句话说的是,大雁追逐着“阳”飞行,所以特别适宜用来做聘妇之礼。
胤礽自己,准备好了汉人婚俗中的纳采礼大雁;晚上得到消息的康熙皇帝,也麻利的给宝贝儿子准备好了满人婚俗中的纳采礼马匹和马鞭。
一切就绪,就单等着礼部和康熙皇帝定下的日子,把这些都送到倭黑大人府上。自觉放下了心头一件大事,顺利完成了六礼之一纳采礼的少年太子,一夜好梦。
第二天早上,老天爷好像特意给胤礽面子似的,红彤彤的旭日朝阳悬在东方,漫天的彩霞金光把整个天边都给染了个色,一派风和日丽,春和景明的景象。
被宝贝儿子突然任性的主意闹的没有办法,康熙皇帝被迫无奈的放下大小事务,带着一家男女老小,去西山游山玩水,赏花看景。
他如果不跟着,难道真的任由家里的几个半大小子,带着老祖母,还有几岁的小弟弟们,姐姐妹妹们,去西山玩一天?
他就是坐在金銮殿上,他也安不下心来处理国事。
康熙皇帝忍不住开始发愁,明明儿子小时候乖的让人心疼,恨不得他活泛调皮些。现在长大了,怎么变得越来越任性?
昨天他议事结束后,本想找来太子问问,毓庆宫除了书房,还有哪里需要连上电灯?结果却得知太子带人出去打大雁了。
打大雁挺好。这几天他看小子一直没什么动静,跟把这事儿忘了似的每天照常进学,批阅奏折,还以为他和阿茹娜闹什么矛盾了,又闹着什么为了人家小姑娘好,不想娶人家。
他可是听说那天阿茹娜收到这小子的信以后,被刺激的发疯了一样。拉着她爹倭黑一个劲的跑马,把倭黑那把老骨头折腾的,整整在床上躺了一天。
但是这小子自己想通就好了吆,居然给他来这么个先斩后奏。
先和太皇太后,皇太后她们商量好了,也通知到各个兄弟姐妹们了,给他留句话,说什么如果明儿天气好,自己就带着他们一起去西山游玩,松快松快。
好像这个宫里头,最累的,最需要松快的人,是他这个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在处理各种事物的皇帝吧?没良心的臭小子。
可是当父母总是拗不过孩子,尤其还是那个自己最疼爱的孩子。
早朝过后,康熙皇帝抬头仔细的瞅了瞅天边的大太阳。满心悲愤的发现,今儿是怎么着也不会突然来场大暴雨啥的了。只好认命的打点起来,带上几大队人马,出发去西山。
西山皇家行馆,大阿哥早就骑马跨枪,出门打猎物了;三阿哥忙着舞文弄墨,吟诗作对;皇家的格格们都兴奋不已的,围在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身边儿,和林间的小鸟儿一样,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康熙皇帝暂时不想操心只会给他找事儿的宝贝儿子,自己找了个清静的地儿,喝茶吹风看云彩,也算是难得的偷得浮生半日闲。
于是,不想打猎不喜欢作诗,更不要和蓝天白天玩瞪眼的胤礽,就带着小弟弟们到小河边,看着他们抓鱼摸虾,嬉笑玩闹。
四阿哥脱去鞋袜,卷起裤腿,举着个鱼叉,像模像样的站在小河流里头,连续几下,终于得手了一次,激动的四阿哥立刻开心的大喊,“太子二哥,我抓到了一条鱼。”
带着个草帽,躺在草地上闭着眼睛,做太阳浴的胤礽,撑起身子,眯起眼一瞧,一条两寸来长的小鱼苗儿,在四阿哥胤禛的两个手指间不甘心的挣扎着。
旁边的五阿哥和六阿哥,也都举着个小鱼叉,一脸稀奇的围着那个小鱼苗儿打转,都觉得四哥简直太厉害了有没有。
“不错。四弟,五弟,六弟你们继续。今儿晚膳的鱼汤就指望你们了。”
瞬间感觉自己责任重大的四阿哥,高兴的回了一句,“太子二哥,你等着喝弟弟的鱼汤就好。”
做出承诺后的四阿哥,立马扔下手里的鱼叉,速度的安排五阿哥和六阿哥两位弟弟帮忙,准备撒渔网兜鱼。鱼叉真的是太难用了吆。
七阿哥和八阿哥两位小哥俩,因为年龄还小,不被允许下河,在宫人们带领下晃悠的累了后,就齐齐的躺在胤礽身边的毯子上,在浑身上下充斥着懒洋洋气息的太子二哥的感染下,和这西山醉人的暖风暖阳的熏陶下,一会儿就打起来小呼噜。
晚膳的时候,胤礽一边喝着用弟弟们网的几条大鱼炖的鱼汤,一边在心里念叨西山鱼儿们的善良可爱。不是如此,怎么会为了让大家伙儿能喝上这口鲜美无比的西山鱼汤,自己游进那个弟弟们自己亲手做的,漏洞百出的渔网里头?
这顿晚膳用的大家都很欢畅开心。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还有康熙皇帝都难得的多吃了小半碗饭。阿哥们就更不用说了。吃着自己亲手打的野味,自己亲手抓的,当然是更香。
可是胤礽也不知道怎么了,吃饱喝足后,他感觉自己好像更不想动弹了。
“春困”又加“饭困”,让他实在是撑不住,一副没长骨头似的懒散模样,没有形态的歪在毯子上,整个人昏昏欲睡,特没精神。傍边七阿哥和八阿哥一人抱着他的一只胳膊,早已经呼呼大睡。
对面前这画面实在看不过眼的康熙皇帝,出去溜达了一圈,回来会特意又看了看手表,发现差不多有小时了,忍不住唤醒还在迷瞪打盹的儿子。
“你瞧瞧,现在格格们都挎着篮子,去采摘蘑菇野菜;胤褆又出去打了很多野味送回来;胤祉又作了一首诗;胤禛他们都围着石碑临摹朕的题字。”
“就连太皇太后还和皇太后两位老人家,饭后都在周围转悠几圈儿了,走走停停的一边看看云彩,听听风声,一边欣赏这漫山遍野的烂漫山花。
“你小子倒好,自己临时起意把大家伙儿都拉到西山来。居然就只顾带着胤佑和胤禩晒太阳打盹儿?皇阿玛数到三之前,要看到你精神抖擞的站起来。”
本来还有些没醒困的胤礽听了这话,不等自家皇阿玛开始数数,立马又快又稳的,把自己的胳膊从两位弟弟的怀里抽出来,一个鲤鱼打挺,麻溜的站到了自家皇阿玛的面前,笔直挺拔,双眼明亮,精神奕奕,神采飞扬,声音干脆响亮。
“回皇阿玛,儿臣在潜心思考一件国家大事。”
看到儿子恢复了平时模样的康熙皇帝,本来挺高兴舒心的,谁知道紧接着又听到了这么一句,直接就被儿子的无赖厚脸皮给气乐了。
“哦,太子倒是说说,你迷糊了这大半天,思考了什么国家大事?”
“儿臣在想,为什么鸟儿可以在天上飞,人不可以?为什么鸟儿受伤了会掉在地上而不是天上?为什么有的鸟儿飞的又高又快,有的却只能低低的扑腾几下?为什么孔明灯和风筝可以上天?为什么苹果熟了,叶子落了,都是掉地上?”
第95章 飞机
康熙皇帝闻言, 呼吸一窒。他当然记得儿子曾经描述过的画面。人可以和鸟儿一样,自由自在的翱翔天空, 像《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一样,一个跟头跨越千万里。
稳住砰砰跳动的心脏, 康熙皇帝尽量控制语气,“电瓶车才刚刚稳定生产,电灯也才刚刚开始折腾,你这又要飞上天?”
胤礽有些糊涂,“皇阿玛,电灯不是已经都开始拉线了吗?出了什么问题?”
康熙皇帝脸上有点儿纠结为难,真是他轻轻的拍了拍儿子的小肩膀, 安慰一心想要电灯照明的儿子稍安勿躁,“如何铺设电线的问题还在研究,这个不能着急。”
“要钦天监和, 礼部,工部, 以及众多宫廷匠人画师一起, 认认真真的反复协商议定, 各方面都合适了才可以开始。这个也不好催。毕竟,在宫里头破土动工乃是大事,轻慢不得。”
一年多前, 在橡胶终于研制出来以后,康熙皇帝就迫不及待的拿着玩具处早已弄出来的发动机,小电瓶, 开始生产拖拉机和两轮电动车,以及三轮电动车,当然,也有普通两轮车和三轮车。
这些东西一在京城跑起来,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康熙皇帝综合考量后,一个劲的控制这三样东西的产量,可是官员们,豪绅士族们,以及小有资产的老百姓们,一个个的都热情高涨,围追堵截,天天的追着他和那几个作坊里的管事要货。
一些老王爷们仗着老脸面抢先一步拿到了拖拉机后,紧跟着就要求康熙皇帝改进皇城的道路设施,增建加油站等等。
过了几个月烦不胜烦的日子后,康熙皇帝终于恼了,在去年秋天的时候直接明旨下令,不允许在四九城开拖拉机,和以后研制出来的任何机动器械。两种三轮车都不允许进皇城。
加油站也只是在四个外城各建设了四个,也是主要供给外出跑长途的外省人,旅人或者是商人。
总之一句话,想要天天开着拖拉机出去炫耀兜风,就搬到外城或者是郊区住。不允许在四九城折腾扰民,破坏四九城干净清新的空气。
这一举措,自然就造成了京城的两轮电瓶车需求量大增,康熙皇帝于今年二月份的时候,又在天津破土动工新建了两个厂房专门生产电动车。
四九城里头,男女老少,贵族平民,满人汉人,都骑着一摸一样规格样式的电瓶车,走街串巷,上朝逛酒楼的身影。唯一能够分辨出社会地位的,也就是那几个不同的颜色了。
电灯也是胤礽看到拖拉机和电瓶车都已经稳定生产,没有技术障碍了,于今年开春的时候,画了构造图,写了做法让黄履庄开始研制。
有了电瓶车的研究基础,电灯自然是不难的。
目前大清的各种玻璃产品生产都已经非常成熟,大大小小的充气机和抽气机也因为电瓶车和普通两轮车的需要,早已经在民间普及。
玩具处知道了钨丝是能把电能转化成光能的最好导体材料后,研制出来电灯当然是非常的简单,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毕竟原来的历史上,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先生发明电灯的时候,耗费他多年时间,毕生精力进行实验,主要就是对于全世界已经知道的,一千六百多种导体材料的搜集和检测,还有对真空抽气机的不断改进。
在嘟嘟这个金手指的协助下,站在原来历史伟人们的肩膀上,导致现在最难处理的居然是,如何在辉煌霸气的紫禁城里头,把一条条四通八达,丑陋杂乱的线路给合乎礼制规划,合乎皇家气派的完美的铺设出来。
有点儿目瞪口呆的胤礽,呆了这一下,回过神只有无奈的摇摇头。皇阿玛的这个大烦恼,可真是···够康熙皇帝式的。
奈何康熙觉得这就是一件大事儿,“胤礽,可不能心里轻忽不重视此事。皇家若不重视,那这天下的老百姓也跟风瞎折腾。”
“到时候,这京城,这大清,到处是一根根电线杆子,抬头一看,满眼的不是蓝天白云,飞鸟花木,而是一条条黑黑的电线。不光是你说的那个环境保护问题,风水,国运都会受影响。”
端正神色,胤礽虚心受教,“儿臣明白了。谢皇阿玛教导。既然如此,那就只在乾清宫和毓庆宫的书房,放两个小型发电机,把电灯用起来就好,其他的地方都缓缓。”
点了点头,康熙皇帝领着今儿还没有逛一下的懒儿子,往林子的方向散步。“朕也是这个打算。既然电灯都已经有了,也不着急于这些天。”
“上个月有次聊天的时候,皇阿玛好像听你提到一句,那个什么电话?可以让你在毓庆宫,听到朕在乾清宫说话的那个器械?玩具处那里研究的如何了?”
康熙皇帝对于电话很是心动。
想象一下,在打仗的时候,不需要派敢死队冒着生命的危险,耗费几天几夜的时间,去给友军送信传达信息或者命令,而是通过两部小小的电话,两路军的将军都好似有了仙人手段一样,可以直接进行即时的沟通交流。
如此一来,大清境内各地方的军事部署岂不是如虎添翼,如有神助?
“皇阿玛,您说的是电话,留声机,唱片机,放映机这些?儿臣前两天又和黄履庄他们一起研究了一番。估摸着,再做一些实验,差不多,半个月左右吧,应该就可以研制出来。”
第66节
同类推荐:
梵行、
穿书之欲欲仙途(NP)、
女配她只想上床(快穿)、
顶级暴徒、
碎玉成欢(np)、
快穿之渣女翻车纪事[H]、
[快穿]与魔女的交易、
(快穿)插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