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先打扫了几间卧室供他们歇息,其他的在慢慢来,估计也要两三天的功夫。
两个护卫便先告辞,他们护送吴静香进京的任务完成。
不仅把邻居的仆人借来了,郑文仲还带着他两去了邻居家蹭了一顿晚饭。
“文仲此去回京,是要安定下来?”
开口询问的是一位老者,他曾是郑文仲的老师,也曾是太子太师,先后教授了三代帝王。
“不知。”
“早知先前应该给你找个妻子,有了妻儿牵绊,看你还敢四处漂泊。
我愧对尊师,让他的子孙竟然还无后。”
老人有吃了一口饭缓慢说道。
“老师,这是我新收的徒儿,名叫静香。”
郑文仲打断了老者的碎碎念,免受大龄青年催婚的惨痛,介绍起吴静香说道,“静香,你还不给师父的师父行礼。”
吴静香站起来对着老者一拜,“师祖好!”
“师父吃完饭后,我有几本书籍望你指点。”
郑文仲从包袱手中掏出几本书,正式当初吴静香书写的孩童启蒙书,简单的唐诗宋词。
“明日,你带她一起来学院。”
出门相送时,老者开口说道。
第60章
盛京太学,明德五年,当今陛下采纳易钟书“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盛京设立太学。
(1)易钟书便是昨日的邻人,他乃陛下钦定的太学院长,创始期间,访大儒,寻求经典典籍,后半生为太学奔波操劳。
太学设律学、书学、算学三学,生员多为士族高官子弟、公卿大臣子弟,现今太学子弟增至五百余人,有太学讲堂三十余间,学舍一百来号。
郑文仲带着吴静香道访太学。
屋外蝉鸣不止,屋内茶叶沉浮,飘出屡屡香气,沁人心脾。
“昨夜,我已翻阅。
《三字经》简单易学,短小精悍、琅琅上口,作为孩童启蒙书籍,应当广为推广,流传千古。
其他的诗句也极为优秀,如其中的《悯农》道理浅显易懂,又悲天悯人,诉说百姓的疾苦。
就是诗句太少,整理成册出版,数量不够,我决定要几位大儒一起丰富完善,起名《大齐诗歌》”易钟书缓缓说道,茶气缭绕,增添几分仙风道骨风味。
“自不过《三字经》、《大齐诗歌》的著作上,我要以太学的名义,面呈陛下。”
“静香是吧?”
老院长转而看着吴静香,沧桑的眼睛,犀利直射,似乎要看尽人心,“此提议,你觉得如何?”
吴静香起身对着老者作拜,恭敬地说道,“一切全凭师祖做主。”
易钟书眼眸更为犀利,如利剑般迎面而来,似乎要穿透人心,定定地看着吴静香许久,窗外的蝉鸣连连啼叫七声,“知了!
知了!”
吴静香地后背浸湿,依旧弯着腰。
“你们这些小辈,动不动就喜欢行礼,别人不知的,还以为是我们这些老不休喜欢倚老卖老,欺压后背。”
易钟书收回犀利的目光,变得柔和,如家中祖父对着小辈的慈爱。
“还不快坐回去。”
吴静香起身回到座位,笔直地坐着。
“你不觉得,是我们几个老不死占了你书本的便宜。”
易钟书又倒上了一杯茶水。
“师父的安排自有用意,我们——”“文仲,我想听静香的回答。”
易钟书阻止了郑文仲的解围,执意要吴静香回话。
“静香当初著此书不曾想扬名天下,只是想教授村中不识字,上不起学的孩童,读书识字,明事理,辩是非。
现如今,经师祖推广,全大齐的孩童都受此书的启蒙,与静香的初心一致。
师祖及其他大儒,在文豪上举足轻重,只要此书印上你们的痕迹,便大大减小推广的阻力,受百姓欢迎,受士人推崇。
静香只是一个无名小卒,自有自知之明,当不了大任。
如今又了师祖们的提携帮忙,自应喜悦。”
被点名的吴静香发自内地说道,她真的不在意书籍的署名,她只想把这些启蒙书籍,尽快推广出去,提高大齐的文化程度,完成自己的扶贫使命。
昨日她这个实习期的扶贫使,正式转正,如今也是有编制的公务员,享受公务员的待遇。
正式转正之后,有一个总进度条,显示蓝星的文化、经济、文明等一些列的综合评估,只要她把进度条拉满,她扶贫的任务完成,可以申请回母星际。
进度条如今还停留在零蛋处,刚才易钟书说带《三字经》面圣,由大齐陛下颁布政法,将《三字经》等列为儿童启蒙读物,进度条上有一个提示此举可挪动5%。
“哈哈哈!”
爽朗的笑声打断了吴静香思考进度条。
易钟书在开怀大笑,“文仲,没有想到你收了这么个有趣的徒儿。”
“在此我聘请你为太学算学先生,此木牌为信物。”
易钟书将桌面上的一块小木牌扔给吴静香。
“我?
太学?
先生?”
吴静香不可置信,以为自己幻听,右手食指指着自己,重复着易钟书的话语。
“怎么不敢?
害怕了?”
易钟书笑意盈盈,“你自然为我太学的先生,才更好地你所呈之物,冠太学之名号。”
第88页
同类推荐:
梵行、
穿书之欲欲仙途(NP)、
女配她只想上床(快穿)、
顶级暴徒、
碎玉成欢(np)、
快穿之渣女翻车纪事[H]、
穿越到里番世界、
[快穿]与魔女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