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坐在系主任的位置上,蔡教授也是希望杨锐能将北大放进署名里的。
安慰了一番杨锐,蔡教授将杨锐送了出门。
杨锐只能回到实验室里闷头思考,间中打了两个越洋电话,也没有遇到奇迹。
他在北京的国际会议中认识了几名国外的教授,亦有维持着联系的,但他们的能力并不足以让杨锐插队。
这时候,杨锐是深切的感觉到了自己的人脉不足。
好在考上了北大,若是《Nature》发表顺利,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到时候,杨锐名下的成果有一篇Cell,一篇Nature,尽管说,欧美顶级大学能在顶级期刊发表论文的学生和教师非常多,但能发表两篇的就少的多了。
这会让学术界更容易认可他在PCR上的贡献。
但是,如果不能在《自然》上顺利发表,又没有会议做报告的话……杨锐的纠结几乎没有尽头,而且难以找到解决方案。
他这时候止不住再次产生先前的想法:我要是再晚一点开始PCR……
然而,事实是不能再晚了,再晚下去,美国人固然还没有注册PCR的专利,但PCR的想法也该冒出来了。
到时候,一名中国大学新生与一名美国白人博士竞争发现权,怎么想都是杨锐要输的节奏。
这样熬到了周末,李文强等人倒是把“黄金准则”做出来了一部分,更准确的说,是他们把手做熟了。
做“黄金准则”,最繁重的工作是跑胶,而大多数人刚开始跑胶都会做的一塌糊涂,泳道跑歪的,条带缺了的,还有花式混乱的,总而言之,各种前所未见闻所未闻的错误,都有可能出现在最初几次的跑胶中,唯独见不到正确的。
在杨锐读研的时候,跑胶属于生物学研究的基础活,就像液相气相色谱仪是基础配置一样,没有哪个学生不学的。但在80年代,顶级大学往下,院系弱一点的名牌大学,都是没有相关技术和设备的,李文强等人以前也都不懂得怎么跑胶,就在华锐实验室练手了。
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多,胶片自然是越跑越漂亮,PCR的反应结果也就因此慢慢变的可靠了。
背景反应消失,负对照中的信号消失,各种无法解释的奇葩现象渐渐消失……
在杨锐看来,跑胶和洗衣服叠被子也差不多,都属于熟能生巧的技术活,会叠被子的孩子第一次跑胶,依旧要从一塌糊涂开始,会跑胶的孩子第一次叠被子,也要从乱七八糟起航。
所不同的是,叠被子在哪里都能学,跑胶的成本就有点高了。
为了尽快在“黄金准则”的标准下完成实验——这是向其他人证明PCR可行性的关键——李文强和段波都是主动加班的在工作。
张学通需要提供更多的寡聚核苷酸,也不得不用晚上的时间来改进设备。
资金如流水般的花出去。
仅仅一个星期的时间,华锐实验室的账户里就多了三万美元的材料费,而律师们花掉的钱就更多了。
仅凭积累,着实让杨锐心焦。
好在DNA合成仪的生产公司“生物研究”免费赠送了一批配件和材料给他们,减少了实验室的成本——该公司正在根据杨锐提出的改进意见,完成改进型的DNA合成仪,待其上市,还会有一笔退款。
只是远水不解近渴了。
焦虑和研究成果在同步增长,杨锐周末也留在了实验室里,希望尽可能快的推进项目。
下午,却有一位出人意料的访客出现。
“刘院长?”杨锐打开门,倍感惊讶。他现在可是在华锐实验室,而非离子通道实验室。
刘院长是骑着自行车来的,骑的满头大汗,就用袖子一抹,笑道:“我是来看看你的,能进去不?”
“哦,进来进来。”杨锐赶忙将刘院长让进院子里,又将他的自行车放在靠墙的位置,且道:“实验室里的人少,我们就没弄专门的停车棚。”
“修的挺漂亮的。”刘院长打量着四合院格调的大院子,主动站到中间的树荫下,笑道:“秋老虎热的很,你们这个实验室倒是凉快,好大一块地啊,比学校的实验室还大?”
“占地面积和学校的实验室差不多,但跟前没有邻居,以后有扩展空间。旁边已经多建了一个院子了,现在是用来当库房什么的,我计划着,等翻过年去,就再向区里申请大一点,最好是建几个职工宿舍,研究员跑来跑去的浪费时间。”杨锐和刘院长说着闲话,揣测着他的目的。
“这点好,这点好……”刘院长笑呵呵的点头,目光看向实验室的方向,问:“你拿给蔡教授看的项目,就是这里做出来的?”
“哦,对。”杨锐没有多说话。
刘院长却是不怕尴尬的人,只当没看出杨锐的冷淡,继续道:“蔡教授拿去上会了。”
杨锐不抱希望的看他,问:“通过了吗?”
“蔡教授提了两个方案,都没通过。”
杨锐不出意外的耸耸肩。蔡教授既然当面没有答应他,上会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当然,这不是说蔡教授不愿意推动此事,而是他愿意给出的推动力,他认为应该给出的推动力,远远不足以推动杨锐的要求。
蔡教授固然可以乾纲独断的给杨锐一个名额,但事情不是这样做的。
刘院长等了几秒,让杨锐缓解一下情绪,道:“你不要不高兴,我实话实说啊,时间太紧了,确实是腾不出名额,别人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出国名额,也有自己的工作,你说对不对。”
第993页
同类推荐:
梵行、
穿书之欲欲仙途(NP)、
女配她只想上床(快穿)、
顶级暴徒、
碎玉成欢(np)、
快穿之渣女翻车纪事[H]、
[快穿]与魔女的交易、
(快穿)插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