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就是几千万美元的项目——杨锐虽然没花多少钱,别的实验室正常起码是要开销这么多经费的——要是被一个狗屎运怼下来,想想也能感受到其愤怒与屈辱。
杨锐也不希望自己成为愤怒与屈辱的实验室。
他想了想,道:“就算是找一个很小规模的期刊之类的发表,估计也是隐藏不住的吧。”
“你这个不是办法。”朱院士摇摇头,道:“只要离子通道实验室和杨锐的名字一出来,不会有人不认得吧。”
蔡教授也说着笑了出来,道:“你的论文只要刊登,引用数一下子就跑上去了,现在可不是孟德尔的时代了。”
孟德尔老兄种了几十年的豌豆,费力的写了一本书,结果被当年的学者们干脆利落的遗忘了,归根结底,不是科班出身的就要遭罪,他后来能被挖出来,也算是有点运气的,许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研究出来的是什么东西,当然,最多的还是觉得自己很重要,实际上不重要的。
杨锐摊开手,道:“要不然就放半年公布,尽量减小一些风险,也能赶得上评奖时间。”
“半年的时间,不能说是不保险,但是……”朱院士沉吟了一下,道:“我有一个办法。”
“您说。”
“杨锐你现在是大三,这个学期转眼就结束了,你明年就是大四了。”
“是。”
“大四就该写毕业论文了吧。”
“咦,这么说,是。”杨锐有些猜到朱院士的意思了。
朱院士笑笑,揭开谜底道:“你的毕业论文,就做G蛋白偶联受体的晶体结构好了,到时候,论文上交北大保管,用印盖章,就能证明时间了,但是赞不公开,也是符合规定的。”
杨锐佩服之极,只是问道:“国外的实验室,会不会用这个做文章。”
“大四的毕业论文,比他们实验室的重点研究还做的快,他们有什么文章好做的。”朱院士摇摇头,道:“你这个身份不要浪费了,要在瑞典好好的利用一下。”
他说到这里,车内已是一片欢愉的气氛了,朱院士又笑呵呵的道:“去瑞典的代表团,不管是谁任团长,杨锐你都有很大的决定权,最好提前拟一份名单,到时候,你做了决定,团长就不好意思安插人手了。”
“我知道了。”杨锐没有拒绝,这可是一个极好的卖人情的机会,可以用于广泛的争取同盟军,自然不能放弃。
第1263章 习惯就好
朱院士将与外交部沟通的工作给要去了。他的资格老,身份高,又有乔公的虎皮,才有可能要到好条件。
如今出国考察是很流行的,也是所有人都盯着的肥肉。
不说实际有需求的领导干部,就是现在没有需求的领导干部,说要出去见见世面,其实也说不出什么错来。
甚至一个地方上的县长,要求去巴黎看一看人家的城市建设,要求去美国看看人家的时代广场,也不能说是全为了自己。
而在领导干部之外,官二代和富二代们的请求同样挤兑如山,有办法的官二代和富二代,还要想办法为自己的老婆、女朋友或者姘头弄个出国名额。
总而言之,出国考察之事本身很小,利益却很大,不是一般人能玩的溜的。
另一方面,外交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每次出国考察的队伍,也都要混杂着他们利益诉求。需要历练的年轻干部想出去转转了,没去过瑞典的老领导想去见见世面了,现任的干部想去斯德哥尔摩重新观摩一下开发票的战斗之地了,卖出去的人情该还了,如此总总,能多剥一个名额就多剥一个。
事实上,仅仅是出国考察的出差补贴,都足够令月薪百元的中央干部们趋之若鹜了。
这样一支队伍,组建起来,自然相当不易。
唯一的利好,是瑞典方面相当配合而且积极。
在这种国家级交往中,北欧小国却是比较随和的,他们不像是美国苏联这样的国家追求霸权,又有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的束缚,在实际交往中,双方的政治冲突也很少,经济交流反而是有所促进的。
另一方面,瑞典与中国互有国事访问,高层和中层的来往密切以后,办事也就显的容易起来。
落到实际的技术交流的环节,瑞典人也很是欢迎杨锐这样的中国学者的访问,瑞典大使馆甚至主动提出,愿意为杨锐提供在瑞典居留的方便——若不是有诺贝尔奖的诱惑,朱院士还真有心帮杨锐给答应下来。
诺奖候选人在公众眼中,或者在评委眼中,都应该是主流学者的模样,孜孜不倦的追求与竞争,并不符合公众与评委的期待,虽然在现实中,所有的诺奖候选人都在孜孜不倦的追求与竞争,但是,为了获得诺奖,候选人们又必须将自己想要表现的模样隐藏起来,直到他真的获得诺奖为止。
在这样的环境下,杨锐非常有必要让瑞典人和瑞典科学家,知道自己的工作,最起码,人家得听说过你,了解你,才有选你的可能。但是,若是居留瑞典,与瑞典科学家们打成一片,那就有失身份了。
朱院士没少与诺奖获得者接触,道听途书的也知道了不少信息,更不要说,国内还曾经尝试运作过诺奖。
杨锐倒是节省了许多精力,先是回到实验室里,安排一番,就安心的撰写论文。
第1990页
同类推荐:
梵行、
穿书之欲欲仙途(NP)、
女配她只想上床(快穿)、
顶级暴徒、
碎玉成欢(np)、
快穿之渣女翻车纪事[H]、
[快穿]与魔女的交易、
(快穿)插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