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PO文学
首页全职国医 全职国医 第1467节

全职国医 第1467节

    到了门口了,皮兴河自然不能又带着方寒和陈远退出去,只好硬着头皮走了进去。
    “陶老。”
    皮兴河硬着头皮打着招呼:“卓老。”
    卓向民几年六十八岁,是宁州省著名的中医名家,之前也来过几次甘州,是认识皮兴河的。
    皮兴河打招呼,卓向民还客气的点了点头,只是等卓向民看到方寒的时候,脸色却变了变,原本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脸色耷拉了下来,显得满脸不高兴。
    “陶老,我特意请了江中院的方寒方医生过来了。”
    皮兴河和卓向民打过招呼,这才向陶老和卓向民介绍方寒。
    “方医生,这位是陶老,这位是卓向民卓老。”
    “陶老。”
    “卓老!”
    方寒很是客气的打着招呼。
    陶老点了点头,算是回应了方寒的招呼,只是卓向民却哼了一声,撇过了头去。
    方寒有些莫名其妙。
    这老头什么毛病?
    方寒自问自己是第一次见这个卓向民吧,两个人之前又不是人无冤无仇的,这老头干嘛呢这是?
    第1637章 不屑?
    皮兴河也有些纳闷,卓向民这是怎么回事?
    宁州和甘州相邻,西北省份,相对来说中医名家要比南方省份少一些,秦州、甘州、宁州几个省份,有名的中医名家也就那么多人,卓向民并不是第一次来蓝中了,皮兴河还和卓向民打过几次交道,这老头挺好说话的呀,怎么今天是这个态度?
    之前皮兴河给方寒解释,主要是担心方寒误会什么。
    方寒毕竟年轻,他请着人家方寒过来,结果还有一位老前辈,这岂不是对人家方寒不认可?
    就像程云海那次一样,皮兴河叫方寒来一个为治病,一个为交往,又不是为了得罪人。
    除却这个原因,方寒是郭文渊的学生,叶向云的师弟,在杏林界也算是师出名门,卓向民没必要对方寒这个态度吧?
    既然卓向民冷着脸,方寒也没心情热脸贴冷屁股。
    对于上年纪的一些中医人,方寒一直都是比较尊重的,可这个尊重那也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的,我对你尊重,你对我爱答不理,那我就没必要尊重你了。
    “方医生,要不咱们先去别的地方看看?”
    陈远很会察言观色,很是适时的对方寒道。
    “嗯,行。”
    方寒点了点头:“陶老,皮主任,那我们先去别的地方转转,您这边忙完了再招呼我。”
    说着方寒转身就打算走。
    皮兴河也没拦着,既然不愉快,那就没必要在一起了,分开更好一些。
    这边卓向民先看,等卓向民走了,再让方寒过来。
    只是方寒正打算要走,卓向民却开口了。
    “既来之,则安之,怎么,看到我老头子转身就走,这是做了什么亏心事了?”
    方寒转过身,脸色就有些不好看了。
    这老头有病吧?
    还好方寒今天过来带的是陈远,陈远相对老成持重一些,暂时倒是没说话,这要是江枫的话,或许直接就怼上去了。
    “卓老,您和方医生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皮兴河急忙打圆场,他看出来了,卓向民好像对方寒有意见。
    “倒也没什么误会。”
    卓向民语气平淡的道:“不仅没误会,我这两年也没少听说郭老收了一位关门弟子,水平不错,全国名医,中西医皆通,打着中医的旗号,四处卖弄,做飞刀,做手术,心脏也敢切,是脑袋也敢劈,忙的是不亦乐乎啊。”
    方寒听出来了,这是遇上卫道夫了。
    华夏民族历史源远流长,这是世界其他民族都比不了的。
    可同时,也正是因为华夏民族历史渊源流长,所以根深蒂固的思想,从古至今的一些观念对一些人的影响也比较深。
    特别是近代,清末时期西方国家都已经开始改革的时候,华夏还在闭关锁国,之后百年战乱,民众开智,全民教育其实还要在建国之后。
    满打满算,全民教育到现在,时间其实并不算太长,年龄在六七十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大多数人其实是没有接受过什么正规教育的。
    所以对一些老人来说,老规矩特别多,之前的一些老思想都还在。
    中医人虽少,内斗却不少,流派却不少,各种各样思想的人都有,思想开放一些的,郭文渊、罗元辰等人,都是比较开明的,思想保守一些,关宝成之前都是顽固派的。
    这位卓老,很显然又是一位顽固派。
    在一部分中医人看来,外科手术,什么肝切除、脾切除、胃切除,特别是器官移植这些,那就是反人类的。
    现今社会虽然没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说法,可中医人讲究以人为本,一刀切的观念在很多中医人看来都是草率的,治标不治本,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哪儿有问题就切哪儿,简直就是不负责任的做法,是,切了之后患者的一些病变暂时是解决了,可之后呢?
    西医讲究治病,中医其实更讲究治人。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这句话出自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很多人都听说过这句话。
    古代的很多谚语,很多名言,到了现代其实都有各种各样的解释。
    单从字面意思理解这句话,其实是有些偏的,这句话的全文应该是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又日上医听声,中医察色,下医诊脉。又日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从整体来看,对照前后,其实这句话和国家没什么关系,说的还是治病救人。
    中医认为,一个人的疾病和生活的环境等各方面是息息相关的,上医医国,更为准确的说其实就是改善大环境,属于中医治未病的范畴,中医医人,则是以人为本,遇到病症,整体思考,下医医病,则是单纯针对的某种疾病。
    这个说法其实和扁鹊大哥二哥三哥的故事差不多,扁鹊说自己名气大,其实是因为自己治疗的只是人们能看到的病症,病症已经爆发了,所以人们感受深,觉的他水平高。
    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少中医人其实都把西医划分为下医之列。
    患者来了,什么病就治疗什么病,针对病症为主,至于预后,后遗症,对患者生活的影响这些,自然是靠后站的。
    西医瞧不起中医,觉的中医是欺世盗名,一些厉害的中医人也瞧不上西医,觉的西医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诸如此类的矛盾并不多见。
    像方寒这种,中西医皆通,特别是还擅长外科手术的医生,在一些中医人看来就是离经叛道了。
    “卓老说的不错,还好现在是新社会,我们方医生也遇不到曹操,要不然这脑袋还真不敢随便劈。”
    方寒还没说话,陈远是忍不住怼了一句。
    “你……”
    卓向民被陈远怼的差点噎住。
    他嘲讽方寒做这个手术,切那个器官,结果陈远直接怼了一句曹操,这可不是随便怼的。
    曹操和脑袋,自然离不开华佗。
    现在一些中医人,一方面反对一刀切,诋毁外科,可另一方面却又把华佗奉为中医名医,祖师爷一类的存在。
    华夏历史上出名的名医相当多,但是最出名的则是三个人,扁鹊、张仲景、华佗,其他诸如孙思邈、葛洪、叶天士这些人哪怕在水平方面或许并不比扁鹊华佗三个人差多少,可就知名度而言却差了不少。
    扁鹊、张仲景、华佗三个人等于已经破圈了。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称赞一个人的医术,都喜欢用,华佗在世,扁鹊重生,医圣在世这样的称呼,张仲景这个名字或许没有华佗扁鹊知名,可医圣,放眼历朝历代,也只有张仲景一个人能被人称之为医圣。
    而华佗给人最大的印象是什么,那就是外科。
    刮骨疗毒,麻沸散,给曹操开颅不成被杀,这些都是人尽皆知。
    凡是了解华佗和张仲景的人都知道,华佗擅长外科,张仲景擅长内科。
    而华佗的外科水平在某种程度上讲,其实已经算是现代外科手术的先驱和鼻祖了,虽然没有现在外科水平那么成熟,可敢为天下先,单单这一点,就足以让华佗名垂青史,万古流长了。
    卓向民嘲讽方寒,陈远一句怼的,卓向民有些没法接话了。
    “竖子岂能和先贤相提并论。”
    卓向民气呼呼的回了一句。
    “华佗也是肉体凡胎,卓老又怎么能肯定我们方医生将来的成就就不会超脱华佗呢?”
    陈远非常客气的质问道。
    “呵呵!”
    卓向民冷笑两声,不想和陈远多费唇舌。
    方寒都没开口,他和方寒带着的小医生争辩,反而显得跌了身份了。
    “我算是明白了。”
    陈远笑了笑道:“怪不得卓老听过我们方医生的事情,可我和方医生之前却对卓老您一无所知。”
    “你怎么和卓老说话的。”
    卓向民带着的年轻人出声呵斥:“卓老学医的时候,你们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呢,卓老是你们能评判的?”
    “道无先后,达者为先,学医早不代表就水平高。”
    陈远却没有对着卓向民和青年,而是笑呵呵的问皮兴河:“我们江中院比我们方医生年龄大的人多了去了,可水平比我们方医生高的却没几个,皮主任,是这样子吧?”
    皮兴河那个尴尬,僵硬的点了点头。
    心说这卓向民吃错药了还是怎么回事。
    你不管怎么样,和人家方寒没仇,至于吗?
    “水平高低,不是你们说了算的。”青年反驳道。
    “可我们方医生是全国名医,据我所知这两届全国评选的八十位名医,好像没有卓老吧?”陈远笑呵呵的问。
    “卓老那是不屑。”
    “为什么不屑?”


同类推荐: 狗男人秩序之外(骨科 1V1)见异思迁(NPH)食髓知味(姐弟骨科,1v1)白羊(校园1v1)光影沉浮(1V1h 青梅竹马强取豪夺)失火(换妻)黑玫瑰【母子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