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PO文学
首页大上海1909 第535章 围歼三十万

第535章 围歼三十万

    按照原来的计划,沙俄方面是要在5月份就做好准备,最迟六月份就向同盟国东线发去进攻,突破同盟国军队的防线,希望以此来掌握主动权。
    当时俄军在东线的部队分布从北至南,依次为北方面军,西方面军,西南方面军。俄军总参谋部指定的计划是由西方面军和华国第二军团一起担任主攻,由西南方面军担任助攻,北方面军仅做佯动。
    但由于华国第二军团迟迟不能到位,而且天气也越来越热,沙俄方面也等不及了,因此与华国商量之后决定由华国第二军团当任预备队,并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东欧战场。
    在一战前,由于受日俄战争的影响,各国军队一般都采取侧翼迂回的战术。开战后,由于双方的防线都长达几百公里,因此部队迂回极难实现。所以又开始采用正面强行突破的战术,德军在1915年的几次战役中使用此战术,并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后来交战双方都加大了空中侦察力度,使得防守一方很容易判断出敌军主攻方向,并及时投入预备队和炮兵。以至正面突破的战术也难以奏效了。
    担任主攻的俄西南方面军司令布鲁西罗夫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违背常理,采取了变态的打法。他召集下辖各集团军司令开会,要每个集团军,甚至军,自行选择突破地段。最后在整个战线上,选择了30多个突破点。布鲁西罗夫承认,这样会分散兵力,但可以使敌军无法判断主攻方向,因而无法机动兵力,全线吃紧,有利于达成进攻的突然性。
    俄西南方面军兵力配置从北至南依次为,第8集团军,第11集团军,第7集团军,第9集团军。共有步兵57万,骑兵6万,火炮1938门。第8集团军担任主攻,具体任务是想克路次方向进攻,占领斯特尔河一线。
    西南方面军当面的奥匈帝国军队共有步兵45万,骑兵3万。火炮1846门。但重炮就占三分之一,而俄军重炮仅占总数十分之一。由于当时奥军重点在意大利,在东线采取防御方针。因此大力构筑防御攻势。整个防线由3到阵地组成。阵地间隔5公里,第1道阵地最强,纵深约1.5公里。
    由于当任主攻任务的西方面军4次推迟进攻时间,使得最后主攻由西南方面军担任,西方面军成了助攻。计划的战役目的是突破敌军防线,并给敌人以巨大杀伤。战役计划没有规定突破纵深,也没有明确的突破方向。
    6月4日凌晨4点,西南方面军各集团军开始炮火准备。第8集团军在29个小时的炮火准备后投入进攻。炮火准备摧毁了铁丝网和第一道战壕。打开了通道。3天内,第8集团军突破奥匈军队防线正面约70公里,纵深30公里。6月7日占领克路次。到6月15日,推进纵深达到75公里。
    担任助攻的其他各集团军也都突破了奥军防线,当有些部队遇到了顽强抵抗。第9集团军推进了60公里,第11集团军推进了40公里,第7集团军只推进了15公里。
    按原计划,西南方面军进攻后,西方面军应该在6月11日投入进攻。但是总参谋部将行动推迟到17日。这样西南方面军成了孤军作战,一时间陷于困境。布鲁西罗夫遂下令停止进攻,不过计划中突破奥匈军队防线的目的已经达成。
    就东线的危局,德军总参谋部立即做出了反应和部署,为了保证奥匈帝国这个最忠实的同盟和打手,德国不得不从本土抽调一个集团军来到奥匈东北部帮助防守。
    要说沙俄可真够惨的,以沙俄的综合国力来算,它也就是一个二流国家,可战争爆发之后,它先与日本开战,后来又在西线边境上与德国、奥匈帝国开战,还在南方高加索一带与奥斯曼帝国开战,可以说四面皆敌人,战争到现在已经打了两年了,直到现在它还在竭力支撑,可以说它牵制了同盟国陆军大部分兵力,同时也牵制了一部分德国和奥斯曼帝国的海军,它对协约国的功劳绝对不小。
    现在华军终于派出远征军了,在东欧战场的压力顿时小了很多,由于华国远征第一军团在中东对奥斯曼帝国的进攻,让奥斯曼帝国不得不把大部分精力和军队调往南方,这也让沙俄在高加索一带的压力锐减。
    6月5日,华国远征第一军团在攻破特拉维夫之后,俘虏了奥斯曼军四万人,随后第二军团兵分三路向北推进,西路第18军以锐利的兵锋在四天之内一路攻破了坦内亚、哪哈里亚、赛达,随后以绝对优势兵力围攻大马士革,驻防在大马士革的一个奥斯曼步兵师在抵抗了一天之后选择了投降。
    此时奥斯曼帝国南下增援的三十万大军,西路十万人已经抵达阿勒颇,中路十万已经抵幼发拉底河沿岸城市阿奈,东路十万人摩苏尔,其中中路十万大军最靠前,是为整个三十万大军的突出部。
    此次奥斯曼帝国三十万大军的总指挥官是凯末尔,此人今年三十五岁,乃是日后土耳其国父,他有这正规军事院校的出身,参见过前后两次巴尔干战争,去年更是指挥了加里波利之战。
    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凯末尔是一个绝对了不起的人物,凯末尔在各方面试图使土耳其走向西方、走向现代,也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目标。土耳其民族通过他的努力,摆脱了内部和外来的束缚,开始向工业化、现代化迈进。仅凭这一点,“现代土耳其之父”的名号是当之无愧的。凯末尔虽然使得土耳其人从君主制封建体制走向了民主共和,但是也走向了其个人强权与独裁的另一个极端。他试图摆脱了阿拉伯与波斯文化的影响,却一味地向欧美文化靠拢。
    由于凯末尔的独裁指导思想,导致了土耳其政坛至今仍存在独裁政府与军方的长期干政。在其后历史上,土耳其军队数次发动军事政变或以威胁、强迫民选政府下台。所有法律必须经过由军方控制的“宪法法庭”审查才能生效,“民主”两个字,变成了土耳其军人把持国家命运的美丽外衣。凯末尔对于土耳其的影响可谓巨大,至今在土耳其,无论哪个党派执政,都要宣称自己是凯末尔的继承者,否则就无法获得支持。纵观近现代中东地区的历史,也没有任何一个能与其比肩的人物。
    尽管凯末尔的军事才能堪称卓越,但是在强大的华军面前,奥斯曼帝国军队还是不敌。
    华国第一军团军团长伍世友命令25军主力沿着幼发拉底河一路向西北方向进攻,在阿奈城外与凯末尔麾下的中路军进行对峙,双方战斗几场,华军主要采取守势而没有进攻。
    第18军受命继续沿着地中海东岸沿线向被进击,在夺取了大马士革之后,第18军又相继攻占了贝鲁特、巴勒贝克、的黎波里,与奥斯曼帝国大军西路军在霍姆斯以南五十里遭遇,双方当即发生大战,应该说是奥斯曼帝国军队的行军路线被华军侦察机观察到,第18军在奥斯曼西路军行军的路上进行了埋伏,先头部队全军覆没,损失两万人,西路军主力立即吓得不敢在往南走。
    随后第18军主动发起进攻,奥斯曼西路军不敌,退往霍姆斯城准备挖掘堑壕与华军进行阵地战,但华军根本就没有与奥斯曼军队打阵地战的打算,第18军一个师向西迂回,先派小股兵力占领了霍姆斯城西北部的塔尔图斯,又攻占了北部的哈马城。如此一来,位于霍姆斯城的奥斯曼军队三面被围,只剩下东面还有出路,为了避免全军被围,奥斯曼西路军七万余人迅速向东突围并以最快的速度向在阿奈的中路军靠拢,逃跑的过程中,奥斯曼西路军又被第18军消灭2万余人,与中路军汇合之后只剩下五万人了。
    华军第**受命沿着底格里斯河东面的铁路沿线向上游方向进军,利用铁路之便,第**在一个星期之内就先后攻占了巴古拜、图兹胡尔马图、基尔库克等地,并与伊朗和英国殖民军联合起来将奥斯曼帝国部署在边境的三个师吃掉。
    奥斯曼帝国东路军得知消息之后迅速南下,在基尔库克与华军第**发生大战,华军战斗力强悍,武装装备又先进,在交战当中将步兵、骑兵、炮兵以及空军结合起来形成多兵种协同作战,奥斯曼东路军迅速被打败,损失三万人之后立即向西面撤退,他们不敢向北撤退,因为他们必须要保证中路军的退路,但是他们撤退得太过匆忙,没有来得及炸毁铁路线,使得华军可以用列车将一个师的兵力运到摩苏尔,之后**接到命令迅速攻占了摩苏尔、辛贾尔和代尔祖尔一带,截断了中路军向北方撤退的路线。
    在伍世友的命令下,第29军迅速北上接替**从东向西运动,向位于阿奈的奥斯曼中路军和西路军逼近,而第18军也接到了命令,主力部队由西向东逼近阿奈。
    6月12日,华国第一军团对凯末尔指挥的奥斯曼帝国大军完成了合围,此时凯末尔手下能指挥的不到二十万人了,在这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奥斯曼就战死、受伤、被俘达十二万,他只剩下十八万人,却面临四面被围的境地。


同类推荐: 梵行穿书之欲欲仙途(NP)女配她只想上床(快穿)顶级暴徒碎玉成欢(np)快穿之渣女翻车纪事[H][快穿]与魔女的交易(快穿)插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