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PO文学
首页明末草头王 第七百六十一章所谓寒门!

第七百六十一章所谓寒门!

    一家人哭完,打开院门,回到了家。
    孙父在一旁开口说道。
    “老四啊,这房子是今年春上才起的!”
    “用的是你的军饷,堂屋爹和娘一直给你留着呢。”
    “你的姐姐和妹妹都嫁出去了,你的两个哥哥也都各自成家,不在家里住着。”
    “弟弟年龄还小,住着西厢,我和你娘住着东厢。”
    孙畅泪目,但还是开口说道。
    “爹,娘,你们才是一家之主,哪里有让父母住厢房的道理!”
    孙母感慨万千,自己的儿子终于回来了。
    虽然黑了,但却也高了壮了,身上也有着一股子气势,让人看了就忍不住称赞一声好儿郎。
    孙母开口询问道。
    “畅儿啊,这不说话的姑娘是谁?你在外边寻的媳妇吗?”
    孙畅开口向自己的父母和兄弟们介绍道。
    “爹,娘,这是我在日本讨的媳妇樱井,汉话说的不好,所以不怎么说话。”
    樱井只是微笑点头,乖乖的行礼,用半生不熟的汉话叫了一声爹娘。
    樱井的汉话学的本就不好,官话的说和听都很勉强。
    而众所周知,中国最不缺的就是各地的方言,后世不知道多少号称自己是中国通的外国佬,在各种方言面前一脸懵逼的折戟沉沙。
    樱井这个汉话水平半吊子的日本小鬼子,的能听懂比较难懂的贵州方言才有鬼了!
    孙畅牵着樱井给自己弟弟父母行礼,然后告知樱井已经怀孕的事情。
    孙父孙母本来还有些不愿意自己儿子娶一个外国媳妇,但听到樱井一个怀孕,这种情绪便也消退了大半。
    儿媳妇怀孕了,说不定还能生出来个大孙子,老两口还有什么好不满意的!
    ……
    第二天,一家人除了怀孕的樱井,全部扛着农具去了田里干活。
    看着田里金灿灿一片的水稻,一家人脸上都充满了笑容。
    对农民来说,最大的快乐就是丰收那一刻的喜悦了!
    孙畅手中拿着镰刀,干活非常的利索,一捆捆水稻被他扛到了田埂上,准备晒干之后再送回家脱粒。
    他的父母,兄弟,都在弯腰忙碌着。
    高强度的劳动使者所有他们浑身酸痛,但却没有一个人说想要休息休息的。
    原因很简单,他们这是在为了自己而干活!
    孙家的这些田,秋收收上来的粮食,除了交给朝廷一成的正税,剩下的九成都是他们自己家的。
    以往压的农民卖儿卖女,活不下去的苛捐杂税全部都被废除了。
    他们种地的,只要交一次正税就可以!
    现在的孙家在村子里是一等一的人家,原本家里就有十来亩旱田。
    在孙畅去当兵之后,朝廷又给他们家分了数量不少的水田。
    再加上这些年孙畅的军饷,以及立功所得的封赏,孙家现在有水田旱田加起来一共五十亩。
    这个数字已经很是不少了!
    整个大汉,又有所少人家家里能有五十亩田呢?
    这五十亩田要是放在江南,那孙家也就是一个小地主了。
    当然,能有这么大的数字,那是因为孙畅的军饷几乎没要什么现银,绝大部分都兑换成了田亩。
    正是因为如此,孙家才能有这么多的田!
    劳累了一天,一家人在天色将黑的时候才会了家。
    一家人点着油灯,围坐在一张桌子前吃饭,饭桌上,孙父向孙畅说着自己的打算。
    “等今年收秋收完了,我准备趁着冬天农闲,出去跟着朝廷的施工队修路赚点工钱。”
    “这路已经修了好几年了,估计来年差不多就能修通,等咱们村子和镇子上的官道修通了,我准备把家里的田租出去一部分,拿点银元去做些小生意。”
    “等攒些钱,将来就送娃子去城里读书,还是得读书人才能有出路啊!”
    “等我孙子那一辈,咱们孙家一定要出几个读书人才行!”
    孙父大胆的畅想,仿佛想到了自己的孙子里能出几个当官的官老爷。
    孙畅笑着说道。
    “爹,回头让小弟去城里读书吧!”
    “我参军入伍,部队上是给了我们家一个免费入学接受教育的机会的。”
    “我的孩子还没出身,还早得很,现在咱们家适龄的也只有弟弟一个,让他去吧。”
    孙父摆摆手说道。
    “那哪里成呢!”
    “不行,不行,那名额是你拿命换回来的,还是给我孙子留着吧!”
    孙畅笑着说道。
    “爹你别担心,我这次结束了驻日任务,被调回大汉,等探亲假结束之后,会被调往南洋。”
    “南洋那边作战任务重,叛乱时有发生,去了那边立功的机会有很多。”
    “再想要给娃子争取一个免费入学的机会问题不大!”
    孙畅笑着说道,一双眼睛里充满了希冀。
    虽然刘易为了降低大汉的受教育成本,做出了不少的努力。
    但现在大汉的受教育成本依旧不是普通农民能够负担的起的!
    就连孙家这样典型的中产阶层,想要送一个孩子去入学,得到一个接受教育的机会,都得提前好几年准备攒钱。
    这便是这个时代受教育的成本!
    中产都这样,更别说广大的穷苦百姓了。
    ……
    寒门难出贵子,有的时候不是因为寒门不够努力,而是寒门根本得不到受教育的机会,根本承担不起受教育的成本。
    这个时代中国的科举制度,对比起同时期地球上其他国家来说,确实是最先进,最公平的。
    他给了无数“底层”一个向上爬的机会!
    这是不需要怀疑的!
    但那些所谓的“寒门”,是真正的底层吗?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宋濂这位元末明初,出身寒门的大文豪了,在《送东阳马生序》中,他是这样说的。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所谓的藏书之家都是些什么人?
    最起码也得是地主士绅吧!
    真正的底层去向地主借书人家会借你?
    想屁吃呢!
    还有就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这个时代,笔墨纸砚可都是值钱玩意,真正的底层的孩子都得陪着家里人去田里干活,一个人不干活,全家都得饿肚子。
    哪里来的时间抄书识字?
    闹呢?
    还有就是,“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这个时代拜师是得束脩的!
    穷人家可没钱交束脩!


同类推荐: 梵行穿书之欲欲仙途(NP)女配她只想上床(快穿)顶级暴徒碎玉成欢(np)快穿之渣女翻车纪事[H][快穿]与魔女的交易(快穿)插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