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昱认得这个人,但不熟,只知道他是国子监生。
排在国子监生后边的那个人尴尬地笑了笑,显然这位考生选了自带干粮。
国子监生继续说:往年自带干粮,那是没办法!我家已经把干粮饼尽量往薄了做了,举起来可以透光!但入场查检的时候,为了防止夹带,侍卫们还要把饼撕开弄得怪恶心的,看着就不想吃。当然,我不是说侍卫们不好,这也是他们尽忠职守的表现。但今年有了更好的选择,我干嘛还自找恶心?
每场考三天,期间不能外出。考生自带的食物要能撑过三天,今年的气候还算不错,要是赶上一个热秋,普通食物放一天就坏了,考生们只能拿干粮充饥。干粮嘛,就没有好吃的。既然考场提供新鲜饼和汤,为什么不选新鲜的?
国子监生又说:哎,圣上大善啊,竟然如此为我们考生着想!
排在国子监前两位的一个考生终于忍不住发言说:我也选了吃考场中的饭食。前两天,贡院门口有试吃,我特意跑来尝了。汤虽然淡,但喝着还算适口。饼的话,每一种都不错,分量也足。我试吃的时候,还看到新乐侯了。
什么?新乐侯也参加乡试?
真的吗真的吗?我竟然与新乐侯同科?
不是啊!你们误会了!让考场提供饭食是新乐侯提出来的。侯爷本人虽没参加科考,却始终心系天下考生。之前提议推广科举旧卷不就是据说考场伙食标准也是新乐侯定的,之所以选了饼,是因为吃着方便,不耽误答题。饼分作四种,也是考虑到考生们来自天南地北,各地的饮食习惯都不一样。
虽然有人更爱吃饭菜,但相对来说肯定是饼更方便。菜汤还容易把卷子污染了。本来科考就是受罪历练来的,能有新鲜的饼和热汤,这已经很不错了。
竟是新乐侯提出来的?考生们都觉得诧异,但仔细想想好像又在意料之中,毕竟那是提出了推广科举旧卷的新乐侯啊!不过,也是皇上圣明,科考这么大的事,里里外外牵扯多少人,竟然也愿意为了给考生行方便而改了规矩。
虽然这次由考场提供饭食只是在京城这个贡院试点,还没有推广到全国。
但皇上与新乐侯,他们为考生着想的心已经摆在这里了。他们甚至还想过会有考生不习惯,所以定了自愿的原则。想吃自己带的干粮那就继续吃干粮。
先前那位骄傲的国子监生忽然轻咳一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后,大声说:实不相瞒,你们也都知道,京城这个考点,每次参加乡试的人着实不少。一日两顿饭,用料都是最新鲜的,好的面、好的菜、好的肉,还叫大家吃到饱,其中的花费着实不小!咱们这一次,是新乐侯带着一帮宗室公子捐的银子。
果真?
真的不能再真了!国子监生说。我们国子监里的那帮宗室纨绔,往日提到他们时,从来没有什么好名声。但这次不一样,我们国子监终于站起来了!
这位得意的国子监生忍不住朝沈昱所站的方向看了一眼。
虽然他心里一直偷偷地崇拜沈昱,但身为国子监生,在面对太学四公子之首时,今天只想好好地显摆一回。我们国子监,这次做得太好了,远胜太学!
沈昱并没有察觉到这份微妙的情绪,听到周围的人在夸赞颜楚音,他忍不住笑了。他虽然没有参与讨论,但四周夸颜楚音的声音,他都听在了耳朵里。
真开心啊!
国子监生:看,我们的同窗学子多优秀!
熟知沈昱和颜楚音友谊的人:
咳,实不相瞒,我们觉得音奴之所以对秋闱这般上心,都是因为沈昱要参试。不行,我们不能这么想,不能低估音奴的公心啊。我们音奴就是最棒的!
第一百三十三章
本朝的科举在前朝的基础上做过一些改良。
秋闱第一场考的是四书五经, 一共多道题,每道题的题干都随机选自四书五经中的某篇某段。如果对四书五经不熟悉,或考试时过于紧张以至于半天想不起题干的具体出处, 那想要在第一场中获得好的评价,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虽然四书五经的内容十分庞大, 但那也是有限的。从童子试到殿试,科考出题都离不开四书五经。后来的考官想要出一些前人没有出过的题, 便很有难度。以至于前朝有阵子竟然流行过截搭题, 就是从四书五经中选择两句完全不相干的话凑在一起组成一个题目。上半句可能出自《孟子》, 说驱虎豹犀象而远之;下半句就可能出自《诗经》了,说穆穆文王。这是一句赞美文王的话。
考生答题的时候, 需要把这两句毫不相干的话联系到一起去。
这不是难为人吗?
到了本朝, 早期也出过截搭题。后来还是太/祖看不下去了。朝廷科举是为了选人才的, 靠这种截搭题能选出什么人才?不否认能做出截搭题的人, 他们对四书五经非常精通, 还很有急智。但朝廷需要的是大量能办实事的人才啊!
太/祖不顾某些人的反对, 强硬地改了规矩, 截搭题就不多见了。
偶尔还是会有。但这种截搭往往都是精心安排的, 上下两句话虽然出自不同的书籍、不同的段落,但是两句之间可以产生递进或者语意相反的联系。
--
第213页
同类推荐:
梵行、
穿书之欲欲仙途(NP)、
女配她只想上床(快穿)、
顶级暴徒、
碎玉成欢(np)、
快穿之渣女翻车纪事[H]、
[快穿]与魔女的交易、
穿越到里番世界、